天真的禱詞——《童女之舞》新書座談 主講|曹麗娟 x 李屏瑤 x 顏訥 時間|8/16(日)14:00-16:00 地點|紀州庵文學森林 報名|免費入場: https://bit.ly/3hkP7ot 臉書活動頁: 點我 大學時選了小說寫作課,在課堂上跟同學們一起讀〈童女之舞〉,後來看了改編電影也很喜歡,但報名的主因卻是……因為我很喜歡李屏瑤和顏訥一起主持的podcast「 違章女生lalaLand 」呀,實在太想當面告白我心中的金句大師顏訥了!(我就是如此心術不正XD) 講座開始不久,曹麗娟說:「今天有攝影師在拍照,大家都沒關係嘛?」我還想說,哇,好貼心~結果他接著說:1999年的新書發表會只有四張照片。(他有一張一張說,但我沒有記很清楚,好像)兩張是他跟出版社還是書店工作人員的合照,一張是他跟讀者背影的合照,另一張有拍到讀者,讀者對鏡頭比出食指,意思是「NO!」 他還提到一件事,大意是:過去的同志影視作品,常常需要靠親吻、做愛來幫助觀眾確認,對,這兩個同性的人不只是朋友,他們是戀人。當年〈童女之舞〉的評審過程中,也有評審直言鍾沅跟童素心只是朋友,不是同性戀。希望未來的作品不需要靠親密互動,就能讓觀眾或讀者認出他們之間有愛存在。 聽到顏訥說他跟這本書相遇的過程(居然還當了電影版的臨演)、忘記是小光還是顏訥說這本書很像是他們一路走來的氧氣罩,還有聽眾提問時其他人的分享,我發現自己跟〈童女之舞〉相遇的過程跟他們很不同,我是在中文系的課堂上跟全班同學一起讀的(感謝陳國偉老師🙏)。 簽名時跟曹麗娟說了這件事,他的第一個反應是:「那是幾年前的事呢?」「嗯……大概七八年前 *。」 後來還被交代了類似「所以我真的很希望你們可以帶領更年輕的下一代」這樣的話。我的第一反應是「哎呀,我是直女欸,被錯託了」,但後來又想到小光曾經說的:「我看到我的朋友們為了小孩,很努力想讓世界變好,甚至很多朋友是沒有小孩,但還是努力讓世界變好,我覺得這都是很勇敢的事情。[1]」 廣義來說,就像《我是男生,也是女性主義者》[2] 那本書的書名一樣,我不是女同,也可以從身邊環境開始鬆動性別跟性向的框架,讓我身邊的人能夠更自在舒適吧。 * 後來回想了一下應該是十年前才對。另外,前陣子聽熱線的podcast,也深刻感受到,在哪一個年代出生這件事,對同志經歷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大的重點。[3] ...
留言
張貼留言